相处之道

2009-11-19 20:58 阅读(?)评论(0)

工作的关系,与合作者熟悉起来,由于我对事的执著和认真,常常对我很感激。要把我划进朋友的范围,我会毫不犹豫的明确道:我不是朋友,我做的一切只为自己,只为做事。为此常让他人不知所措。

因为定义为朋友后,少了距离,他们就会用世俗的礼节等侵蚀我。我愿意永远保持清冷独立。   让人无奈无计。
一路走来从不求什么知己,更从不要世俗意义的朋友。
在人间游走,不投入应酬自然就少有朋友,多有寂寞,寂寞是一种别样的享受。
放眼红尘,看看那些勤于应酬又精于应酬的人,真的有什么知己好友么?也没有!真正的好友不是应酬来的。那么,机关算尽,曲意逢迎又何必呢?弯弯绕,费心费力,徒增无限烦恼。人生很短!何必委屈自己,徒然费心费力!
偶遇投缘的就聊上几句,不投缘就一拍两散,无牵无绊,好不潇洒。

一直排斥被定义为朋友的另一个理由,就是发现好多人的朋友只是他的资源库。我认为做人靠自己才是正理。可好多人的眼里,朋友就是他的依赖,总听见他怨恨的对人说:某某不够朋友。这是他的要求没被满足。朋友只有在帮他时才是真朋友。和这种不能自立自爱的人做朋友,会被拖累和纠缠。要朋友能借、能帮、能提携,能无怨无悔的付出。可不知他能为朋友做到哪些。若偶有火急,是不是朋友都要救助。可这一切若是这些人对朋友的定义,那只能远离了。不是不愿助人,而是不愿被理所当然的利用。
人要自立自爱,才精神饱满,清爽宜人。
我一向对人很好,愿借愿帮,但从不会承认是朋友,更怕他人回报和亲密。
我只做我认为该对人做的,并保持着足够清爽的距离。
喜欢独行,从不在世人面前啰嗦牵挂。俗世的欢喜和烦恼对我影响不大。
少有的被我定义为朋友的人。极少来往,偶尔思想交流很愉快。能够与人维持一种稳定、清丽的关系,需要双方都有很高的智商与情商。因为一旦走进,就会产生好奇。探寻、牵绊、关联。很容易少了一份清醒,没了智商。
距离不是无情,而是使友情纯净而不至于粘腻。与人相处时,曾经被无比热情呵护的关心着,我无法拒绝,常被感动得无所适从,就要同样回报以更浓的情谊。分手后,我仍会沿袭着那份牵挂,像是对家人一样。却再没听到对我的关切,曾经的热烈只是擅于经营的人做的秀。当时距离太近了,做秀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负担。转瞬间就了无牵挂了。可见那近距离的情感经营是一种消耗。
人情就是冷漠,太多的人挣扎在世间已经很难。何来那份闲情去关心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呢?平常的交往,偶尔的时候在心中掠过一丝关切就很不容易了。
那刻骨铭心的牵挂,只有已经扎根于内心的人。他已经与你长成一体。不为利益,什么都不图,只为爱你,与你同长同消。
可即便如此,仍是要有一个心灵辗转的空间的。这点距离,是彼此的尊重和纵容。
能获得这样的深爱和挚爱也要源于智商与情商的匹配。

 

  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03-11 18:28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该日志被锁定 下一篇:成长无烦恼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